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

【寰宇家庭】每日一招_2

1. 在孩子睡前挑選一本他喜歡的書,由您唸故事給他聽,一起分享這段溫馨親切的時光,更是培養日後喜歡閱讀的好習慣。

2. 利用爬樓梯或逛百貨公司時,和孩子練習數數及學習瞭解樓層高低等空間意義。

3. 幫孩子挑選服裝時,在圖案上也可花些心思,與平常玩樂的遊戲配合,如動物、植物、色彩、或特殊圖形等,都是讓寶寶學習的好機會。

4. 在生活中儘量給孩子主導權,讓孩子決定自己要做什麼,並適時地給予鼓勵,有助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5. 三、四歲孩子適逢成長階段反抗期,當孩子鬧脾氣時,父母應試試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式,而非只是一昧地處罰。

6. 當孩子表達需要的情緒時,適當的給予回應,即使是一個微笑,也能將正面的情緒傳達給孩子,有助其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感覺。

7. 鼓勵孩子去做喜歡做的事,他必加倍集中精神,才能得到發展。

8. 常讓孩子練習穿衣服,有助於發展小肌肉的協調性及學習自理。

9. 處罰孩子時必須讓孩子清楚感受是不愉快的事情才能達到效果。

10. 乘坐車子時,家長可替孩子準備童謠歌曲CD或手偶,和孩子一同唱歌或玩角色扮演的遊戲。

11. 孩子的「妒忌」情緒會以各種表達方式呈現,例如模仿弟弟或妹妹的動作、說話的語氣或愛哭等,希望藉此獲得父母的注意;甚至也可能直接出現攻擊的語言或行為來發洩心裏的不愉快,此時爸爸、媽媽應多留意並加以輔導。

12. 養孩子將物品分類擺放的習慣,家長可以幫孩子寫上物品的名稱,或製作物品圖片,讓孩子貼13. 在相關的置物盒上,使孩子有遵循的方向。

13. 培養孩子的邏輯與關係感,在玩過玩具之後,請他按照玩具的種類,分別收拾放好,如積木放在箱子裡、書放在書架上、蠟筆放在抽屜裡等。

14. 選購坊間的英文教材時,應選適合孩子看的,成人看的內容多俚語,且為了戲劇效果,發音或文法可能不夠標準,並不適合初學英文的孩子使用。

15. 將孩子常用的東西放在易於取得的地方,減少孩子的挫折感,增加成功的經驗。

16. 利用分蛋糕、水果的機會中,認識如何平均分配東西,例如分成二、三、四等份…,以了解基本概念。

17. 幼兒學寫數字,需先培養小肌肉的能力,例如讓他畫圖或利用簡單的畫線遊戲,引導幼兒愉快且主動的練習。

18. 無法確定何種讀物對孩子較好時,不妨先從報紙的好書推薦或得獎的書目中挑選書籍,並參考分齡的指示來替孩子選擇課外讀物。

19. 不要太在意分數表現的結果,應該鼓勵孩子努力的行為,慢慢讓孩子瞭解「只要做,一定做得到」的觀念。

20. 購買填充玩具時,注意檢查縫線強度與牢度,以避免填充物露出讓幼兒誤食了,另外,發出刺耳聲響的玩具也儘量少讓幼兒接觸以免損及聽力。

21. 當孩子說些讓人覺得誇張的夢想和願望時,不需刻意鼓勵他,但可以靜靜地聆聽,而不要用平凡的想法限制孩子無邊際的思潮。

22. 買回來的玩具不需一次全讓孩子玩,可以一點一點拿出來,讓孩子持續保持新鮮感。

23. 利用家中招待客人的機會,讓孩子一同參與主人的任務,如端茶水等簡單的工作,使孩子能熟悉人多的場合,習慣和人打招呼,也不容易怯場。

24. 要求孩子動手收拾玩具或東西時,除了避免口氣上「你給我收拾乾淨」、「慢吞吞的,收快一點」之類的話,您可以加入讚美與鼓勵的話和孩子一起動手收拾。

25. 制止孩子的行為時,要以溫和的語調,耐心的口氣和孩子說明原因,不要以要脅的方式讓孩子屈服,孩子以後遇到狀況,才能有遵循的標準。

26. 孩子喜歡辦家家酒,透過虛擬對談中,通常可得知孩子對父母親的期待與想法,此時父母應認真地看待他們的需求,進一步與其討論當中的想法。

27. 不要以他人的眼光來教養孩子,說出類似「做那種事會被大家笑哦!」的話;而要以對錯的判斷標準來教導孩子何種行為是正確或錯誤的。

28.父母常因孩子拒絕上學,以為適應不良或環境不好而盲目的轉學,如此會造成孩子不斷重複面對類似問題與困擾,其實孩子是需要父母的關心與了解,而不是嬌寵與服侍。

29. 當父母對第三者說出誇獎孩子的話時,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往往比直接受大人稱讚還多,往後也會努力朝著父母所稱讚的目標努力。

30. 多利用學校本身的資源,如多元智能課程、社團或課輔活動等,也是較為經濟的方式。

31. 不要因為怕失敗而剝奪孩子嚐試的機會,即使是大人一眼即可看出的失敗,也可以替孩子累積學習的經驗。

32. 簡單的遊戲教具能訓練孩子的小肌肉發展,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,而且不斷地加入創意或增加遊戲玩法的困難度,讓孩子對這些遊戲保持高度的興趣。

33. 如不得已要叱責孩子時,只要針對孩子現在犯錯的情形陳述清楚即可,不要加上「你就是這樣,上次也…」等的話語,因感情用事而不斷數落孩子錯誤的經驗。

34. 在公共場所,父母應身教與言教並重地教導孩子放低音量,不干擾到他人。

35. 孩子吵架,也是培育自我社會性的機會,如果不是真的有危險,父母不妨置身事外,只要提供孩子一些解決問題的線索即可。

36. 教導孩子餐桌禮儀,利用握餐具的遊戲教導,若孩子姿勢不正確,家長應溫柔的動手糾正,而非粗暴地打罵。

37. 面對問題時,可以先詢問孩子想怎麼做,若常指示孩子事情該怎麼做,會剝奪孩子往後面臨問題時的自主性和判斷力,而養成不去思考的習慣。

38. 設計不同情境的遊戲,讓孩子熟悉對身體各部位的感覺,例如爬行、跳躍、跑步,這都可以讓他們將來的身體感覺更敏銳。

39. 讓孩子學習才藝,重點是提高孩子對事物的關切之心,不妨讓他看看其他小孩練習的情形,或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,讓他知道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。

40. 家中若有第二位寶寶出生前,爸媽可先準備一些故事繪本,幫助老大了解情況,老二出生後,照顧嬰兒時也讓他參與,儘量注意公平。

41. 父母常以自己過去的體驗為借鏡,不讓孩子步上危險和失敗,很可能無形中瓦解了孩子的個性和創造性。

42. 避免養成閱讀偏食的習慣,平常不要只買某一主題、種類或只是知識性類的書籍。

43. 當玩具被孩子分解時,父母可以勸孩子將其重組回原來的樣子,滿足孩子想要瞭解玩具構造的心理,同時學會重視東西。

44. 當發現孩子出現語言遲緩或障礙時,應及早求助醫療院所診斷,以期確定是否應接受治療。

45. 從小照顧孩子的視力問題,假日多接觸戶外,看遠方景物或放風箏等都是不錯的活動;即使無法出門,也儘量已聽音樂或其他肢體運動代替看書等視力活動。

46. 利用看電視的廣告時間,和孩子一起做護眼操,如同玩遊戲,對於眼睛放鬆休息大有幫助。

47. 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,給孩子一個鬧鐘,告訴孩子,鬧鐘響了就是起床的時間,如果忘了調鬧鐘或是賴床,以至於上學遲到,那麼他還是得上學,而且必須自己去跟老師解釋。

48. 和孩子說故事時,可隨著故事情節做聲音的模仿,或加入音效,更可配合故事的發展,尋找合適的音樂帶或製作簡易的樂器,來一段有聲音的故事。

49. 唸書給幼兒聽時,若發生孩子發脾氣、東跑西跑的情形時,大人就不要繼續勉強,寶寶哭鬧或許不是討厭唸書,只是當時不想唸,強迫只會使其失去興趣,而且反造成寶寶情緒上的不愉快。

50. 上街買東西,請孩子幫忙提東西,讓他比較他提的東西和媽媽所提的東西,體驗不同輕重的感覺。

沒有留言: